6月2日至3日,叶乔波随国家体育总局相关负责人来梅考察体育设施情况。在紧密行程的考察间隙,她接受了本报的独家专访。
记者:叶大姐,您好!请问您是第一次来梅州吗?
叶乔波:是的,一踏上这片美丽的故土,我就对梅州产生了特有的亲切感。当年,我的祖辈从梅州迁往广西八步,而今我有幸应市委、市政府邀请参加座谈会,也可借此机会寻根拜祖。
记者:此次参观考察给您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叶乔波:让我真切感受到梅州的优山美地生态环境,尤其是在各地大兴土木、废气污染严重的今天,梅州处处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原汁原味的生态环境,就显得更是难能可贵。我也能真切地感受到梅州市委、市政府领导踏实践行的实干作风,自抵达潮汕机场开始,市委朱泽君书记率领班组成员,舍弃周末休息,在行车路上全面推介梅州,晚上,又马不停蹄召开座谈会,悉听专家建言献策,直到午夜才散会。这种一心“想干事、干实事”的领导班子让我很感动,大家畅所欲言,认真策划打造国际级体育赛事项目,我坚信这一计划会在不远的将来得以实现。
记者:您为什么会如此看重梅州的原生态风貌?
叶乔波:现在,不少城市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过度开发,追求经济指标,而生态环境一日遭破坏,百年难复原,不仅影响持续发展,还会祸及子孙后代。像梅州这样未被开垦的处女地实在少之又少,我坚信,梅州市委、市政府既能平衡绿色环保与经济快速发展关系,又能营造凸显客家文化的旅游休闲精品,吸引国内乃至世界的目光。
记者:我市正在创建广东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对此您有什么建议?
叶乔波: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民族的宝贵财富和精神家园,它能真切地体现民族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反映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失去了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等于遗弃了民族灵魂。客家文化具有坚忍不拔、永不言败、不过分渲染、包容性强等特性,传承与发展客家文化,将对客家族群的繁衍生息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记者:你对梅州开发体育产业有何见解?
叶乔波:实际上,市委、市政府对此早有清晰的脉络。享有“足球之乡”盛誉的梅州,可借助李惠堂老先生曾在世界足坛创造的影响力,引申出与体育产业相关的比赛、表演、娱乐项目,定期举办高端国际体育赛事,不断加大宣传梅州的推介力度。此外,高尔夫已被正式纳入2016年奥运会比赛项目,环境优美的梅州完全可以利用平缓、秀美的山脉打造有规模、高品质的高尔夫训练基地和度假胜地,以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职业高手、爱好者和旅游者置身梅州。体育文化、体育旅游、体育产业作为创建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的重要内容,将有利于促进梅州旅游业发展,扩大梅州知名度。
记者:当前,我市正围绕“城是乡的宜居区、乡是城的后花园”建设目标,全力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建设森林里的宜居城乡。可以想象,届时梅州的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人民幸福指数更高。
叶乔波:我为能有这个既能造福当地百姓,又让游客长久受益的发展战略感到由衷地兴奋!我希望城市建设切莫忽略老宅、古街的原始风貌,最好能保持原汁原味,善意维护,使新城老区均能体现历史文化的厚重感,以提升城市品位与建设水准。
最后,我衷心地祝福梅州越来越美丽,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
人物简介:叶乔波,祖辈广东梅县,祖籍广西贺州,1964年生于吉林长春,现居住北京,为总政治部文职少将。
9岁进入长春市业余体校,12岁入选八一速滑队。21年运动生涯共夺取133枚奖牌,其中23项世界冠军;1992年,她在第16届冬奥会上夺得500米、1000米两枚银牌,为中国实现了冬奥会历史上奖牌“ 零的突破”,她是亚洲唯一两次蝉联世锦赛全能桂冠的选手;是中国第一个实现“大满贯”,获得国际滑联“金冰刀”荣誉的运动员;她多次被评为“全国体育十佳运动员”,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新长征突击手”,“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榜首,她先后3次荣立一等功,“一级英模”勋章,“二级英模”勋章,被中央军委授予“体坛尖兵”荣誉称号。
在第17届冬奥会上,她先后接受两次手术摘除碎骨,勇夺铜牌,她的拼搏精神感动了一代中国人,谱写了催人奋进的“乔波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