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普曼杯网球团体赛
来源
霍普曼杯与久负盛名的戴维斯杯(Davis Cup)和联合会杯(Fed Cup)相比,霍普曼杯(Hopman Cup)的名字还不是很响亮。它是以澳大利亚网坛传奇人物霍普曼(Harry Hopman)的名字命名的世界网球混合团体赛,其地位相当于羽毛球的苏迪曼杯。
哈里.霍普曼(Harry Hopman)是澳大利亚著名网球选手,但他更伟大的成就是作为教练取得的。澳洲无数天皇巨星级的球员出自他的门下,其中有唯一两次夺得男子网球"大满贯"的巨星拉沃(Rod Laver)、目前仍保持着12个大满贯男单冠军纪录的埃默森(Roy Emerson)等等。澳大利亚队在他的率领下令人难以至信地15次夺取戴维斯杯。70年代移居美国后,他又培养出麦肯罗(John McEnroe)、戈麦斯(Andres Gomez)等巨星。 霍普曼一直希望举办一个能与戴维斯杯和联合会杯相当的混合团体赛。在他的门生Paul McNamee和Charlie Fancutt的努力下,第一届 Hopman Cup终于在1988年12月28日开幕,有八支队参加了淘汰制的比赛。每队男女选手各一人,进行男单、女单和混双三场比赛,每场比赛采用三盘两胜制(这一方式延续至今)。Lucy Hopman夫人每年均亲自为冠军发奖。目前比赛由韩国现代集团赞助,总奖金达90万美元。杯赛赛制由淘汰赛改为分组循环赛,两个小组的第一名争夺冠军。
霍普曼杯的影响不断扩大,许多世界级高手均前来参赛。网坛女皇格拉芙(Steffi Graf)从第一届就开始参加,使赛会增色不少。第四届时还出现了格拉芙和贝克尔(Borris Becker)这样空前绝后的梦幻组合,可惜他们时运不济,因格拉芙染病而与冠军失之交臂。格拉芙的不懈努力在第五届终于得到了回报,她与另一位超级球星Michael Stich 合作首次将霍普曼杯捧回德国。其他参加过霍普曼杯的明星还有桑切斯兄妹、塞莱斯、诺沃特娜、辛吉斯、麦肯罗、维兰德、卡什、科达、伊万尼塞维奇等。相比之下美国选手对霍普曼杯重视程度远不及其他国家,现今称霸网坛的桑普拉斯、阿加西、威廉姆斯姐妹等均未参加过该赛事,达文波特也仅在去年亮相了一回。今年由于塞莱斯因伤退出,美国队在霍普曼杯上又将成为"鱼腩"。
1996年霍普曼杯被国际网联(ITF)正式承认为官方的世界混合团体赛,虽然其影响力目前还远不及戴维斯杯和联合会杯,但相信今后它将越来越受到重视,比赛也将更加精彩。
历届霍普曼杯得主
一(88-89): 捷克斯洛伐克 (Miloslav Mecir, Helena Sukova)
二(89-90): 西班牙 (Emilio and Arantxa Sanchez)
三(90-91): 南斯拉夫 (Goran Prpic, Monica Seles)
四(91-92): 瑞士 (Jakob Hlasek, Manuela Maleeva-Fragniere)
五(93): 德国 (Michael Stich, Steffi Graf)
六(93-94): 捷克 (Petr Korda, Jana Novotna)
七(94-95): 德国 (Boris Becker, Anke Huber)
八(95-96): 克罗地亚 (Goran Ivanisevic, Iva Majoli)
九(96-97): 美国 (Justin Gimelstob, Chanda Rubin)
十(98): 斯洛伐克 (Karol Kucera, Karina Habsudova)
十一(99): 澳大利亚 (Jelena Dokic, Mark Philippous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