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过对奥运经济效益的分析,揭示了北京奥运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影响,指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必须发挥其经济优势,逐步走国际化道路,走规模与效益协调发展的创新之路。
关键词:北京;奥运经济;体育产业;经济发展
体育产业不仅包含了体育竞赛与表演业、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康复保健业的内容,同时也包括了大量的相关产业门类,如体育广告与赞助、体育用品与销售、体育建筑、体育信息传播、体育咨询中介、体育博彩等产业门类①.体育产业是围绕体育或由体育引出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也是一种利用体育自身功能和辐射作用创造价值的产业.现代体育产业具有高度商业化的特点.体育已渗透到现代生括的各个角落,涉及到生产、生活的各个行业.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已成为举重轻重而又富有活力的朝阳产业,有的国家体育产业收入甚至已超过了石油、化工和汽车制造业,产值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1—2%,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北京奥运经济对拉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1 北京奥运会的经济价值分析
奥运经济是奥运会主办国在筹备和举办奥运会中出现的一种阶段性的经济现象或行为.申办奥运会成功将为我国带来大规模的投资,这将直接拉动经济的增长.2008年北京奥运会需要32个场馆,计划新建11个.同时,还将修建占地1215公顷的奥林匹克公园及占地405公顷的国际体育中心和中华民族博物馆.除基础设施建设外,还要加强环境保护的建设步伐,总投资为2800亿人民币.除了投资的拉动外,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及消费需求的增强,给国内外投资商带来重大商机.从前期准备到举办奥运会,无论是广告业、旅游业、商业等都将开辟新的增长空间.奥运期间还将增加就业、增加居民的收入,这无疑会从消费的角度拉动经济的增长.北京奥组委副主席蒋效愚说:“北京奥运市场的开发运作将为2008年奥运会带来可观的收入.”据介绍,目前奥运会开发工作运作方式多样,在市场赞助方面,奥组委已与5家顶级赞助商开展了合作;在奥运场馆建设方面,政府积极发挥主导职能,同时广泛吸纳大量社会资金;在特许经营方面,奥运特许经营计划实施顺利.此外,奥运徽章、衣帽、邮品等纪念品的生产和销售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首批10家奥运会特许商品零售店已于2005年5月在京开业.据悉,这些商品销售收入的10%将成为奥运赢利的组成部分.专家们还指出,奥运会将促进西部大开发、西部生态环境,西煤东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加快发展,同时,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将会给西部带来大批国外旅游观光者,西部旅游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全面分析了2008年奥运会的运营支出、体育场馆及附属设施的建设支出、旅游支出及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等情况下,依据从不同政府部门检索的、最近20年的经济数据资料及现代奥运会的经验和总体规律,推算出筹办和举办2008年奥运会产生的直接经济影响、间接经济影响、总体经济影响及就业机会.结果表明,从2003年至2010年,奥运会产生的直接经济影响和间接经济影响为419.32亿美元和297.74亿美元,奥运会产生的总体经济影响717.06亿美元.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创造656万个就业机会,并将额外吸引261万外国游客,15.55亿国内游客.奥运年则可吸引77.7万国外游客和2.3亿国内游客.②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有形和无形两个方面.所谓有形影响是指奥运会在拉动举办国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需求以及在扩大就业等方面的作用,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承办地区经济总量和结构变化中.所谓无形影响是指奥运会对承办国经济发展环境、开放度、国家声誉、形象等方面的软影响.从承办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来说,无形的影响往往比有影的形响更重要、更有价值.③
2 北京奥运会对我国体育产业和企业发展的影响
体育产业是奥运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获得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是世界赋予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发展机遇,也为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这对新世纪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都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奥运将为中国体育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和商机.奥运会成功举办的最大受益者应属体育产业,北京奥运会上所需的各种器材、设备用品等物资的总价值达到1.7亿元.体育广告业、体育旅游业、体育博彩业等行业同样面临着发展机遇.通过承办2008年奥运会可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开放度和国家声誉与形象,还可扩大中国体育市场的开拓程度,优化体育产业的所有制结构,从而提高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市场规范化和商业化运作水平,促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体育产业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体育产业的发展,既可为体育运动的发展增加资金,扩大体育运动的规模和社会影响,同时也可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一定要抓住2008北京奥运的历史性机遇,大力发展我国体育产业,使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就如中国体育总局副局长、中国奥委会副主席王钧在2004年11月6日出席在北京举行的“华体国际论坛2004”发表主题演讲时所指出的那样: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部署,结合中国体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我国的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左右逐步形成与社会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现代体育运动发展规律、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规范发展的体育产业体系,形成以体育服务业为基础、多业并举、多种所有制并存、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国家体育总局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体育产业发展规律,制定了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到2010年的发展指标占GDP的1.5%的目标.较2000年全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5%将有较大比重的发展.体育产业增加值快速增长,占GDP的比重逐渐加大.体育产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在21世纪初期有着广阔的发展的前景.④.
3 奥运经济对促进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对策
从传统的凯恩思主义宏观经济学角度看,奥运经济是一种需求冲击的经济行为.如何抓住奥运经济机遇期发展我国体育产业,关系到我国能否主动参与国际体育产业竞争,能否完善体育产业发展模式,能否提升我国体育产业的地位的问题.要完成这一历史重任,我国的体育产业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现代体育规律,借鉴世界各国体育产业化的成功经验采取以下对策.
3.1 改革传统体育经营模式,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体育产业意识.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体育体制与体育产业的要求,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各项体育体制、政策等进行改革,树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体育产业意识.使体育体制、运行机制、观念、手段和方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使体育产业按市场经济运行并真正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把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来培育,通过体育产业产生的效益使人们逐渐接受体育产业观念,进而为体育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3.2 制订和完善体育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法规,推进体育产业法制化建设.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的体育法规建设滞后,市场显得无序,影响了体育产业的发展.为此,必须制定和完善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有关法规,通过立法把体育产业纳入法制轨道.通过制定差别税率和减免税政策鼓励社会投资体育休闲项目的经营活动.应该尽快制订体育中介组织法、体育经纪人管理法、体育劳务法等法规,以规范体育中介活动,为体育产业从业人员和服务机构提供相关法律依据,确保我国的体育产业沿着法制化轨道健康发展.
3.3 促进中国体育产业和企业的国际化,使中国经济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体育产业特别是体育商业服务的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国外著名的体育用品公司、体育管理咨询公司和体育俱乐部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利用举办奥运会之机,一方面学习国外的技术经验,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培养我国体育产业的强势企业,力争进入国际市场,在主动参与全球经济竞争中不断完善.主办奥运会对一个国家来说同样是扩大市场开放度,加速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媒介.由于我国体育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必须加快体育产业的实践步伐,使中国企业包括体育企业借奥运会快步走向国际.
3.4 加快体育产业化运作专门人才的培养与培训.
体育产业化的推进关键在人才,尤其是既懂经济又懂体育的管理人才,这是发展体育产业的基本保证和重要前提.因为我国在承办的过程中要与多个国际组织和众多跨国公司进行业务往来和商业谈判.所有的运作过程和环节都必须按照国际惯例来操作,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大批精通体育产业的复合型人才.我们必须抓住奥运会这一有利时机,采取多种措施加速这部分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可以通过引进那些懂经营管理且热爱体育事业的专门人才充实到体育产业部门;另一方面,体育院校应借鉴发达国家的体育产业管理经验和资源,加强对体育管理人才的培养;同时,要采取各种方式对现有的管理人才进行在岗培训,使其适应体育产业发展的需要.
2008年奥运会的召开,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虽然与我国其他产业或是外国体育产业相比,我国的体育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还很不完善,但随着奥运经济的促进作用,我国的体育产业在发展体育事业中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会越来越高,我国体育产业完全有可能发展成为我国第三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只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和体育产业的内在规律来发展和完替,体育产业就一定能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体育产业化之路.(赤峰学院体育系 郭龙)
参考文献:
[l]林显鹏.国外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2).
[2]王晶,陈振良.北京奥运会的经济价值分析[J].企业经济,2005(1):16-17.
[3]鲍明晓.2008年奥运会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J].体育科研,2006(2):1-10.
[4]刘淇.北京奥运会的经济价值分析[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