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国内知名体育学者、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易剑东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体育产业政策研究”(09ZD&054)近日正式结题。经过三年多的国际经验调研、国内实证分析,该项目对我国体育产业的政策规划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据了解,该结题报告将成为我国体育产业从“新兴产业”向“战略性产业”的转变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国家号召“大力发展健康产业、旅游产业”的背景下,我国体育产业政策转型的重要支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体育产业政策研究”包含有10个子课题和1个综合报告,由国内著名体育学者、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易剑东教授担任项目主持人。自2009年至今,该项目组织了二十余位体育产业领域的专家、近百位体育产业及其相关子产业的研究人员对体育产业结构政策、体育产业技术政策、体育产业组织政策、体育产业布局政策等宏观产业政策内容;运动竞赛产业政策、体育场馆产业政策、体育中介产业政策、体育广告与传媒产业政策、体育彩票产业政策、体育传媒产业政策等细分产业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
研究报告认为,第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我国体育事业进入“后北京奥运会时代”,“金牌至上”的体育事业观已经明显不可持续。而我国体育产业年均两千多亿元的总产值,很难支撑起全民健身、民生体育的实现。第二,从西方发达国家经验来看,体育产业具有投资大、产业链长、见效慢、辐射性强等特点,对于国民身体素质、劳动力质量等有着巨大的影响,所以欧美国家普遍对体育产业提供了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保障。但我国不仅优惠政策少,原本用于发展体育事业的“体育彩票公益金”中的一大部分也被国家挪用。
研究报告建议,国家应调整部署,重视体育发展,将体育产业放到“战略性产业”的高度进行推动;国家应财政补贴、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将体育产业关乎国民健康、国家力量、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去抓。(张矣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