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体育媒体 体育赛事项目 队伍及运动员 招商发布 金牌专题推荐 全景项目快讯 赞助动态 体育产业营销

【奥运项目】 足球 | 篮球 | 排球 | 网球 | 体操 | 射击 | 击剑 | 手球 | 举重 | 柔道 | 拳击 | 摔跤 | 马术 | 田径 | 游泳 | 赛艇 | 帆船 | 冰球 | 滑冰 | 滑雪 | 自行车 | 乒乓球 | 羽毛球 | 曲棍球 | 跆拳道 | 皮划艇 | 高尔夫 | 蹦床 | 铁人三项 | 现代五项 | 艺术体操 | 垒球 | 棒球 | 沙滩排球 | 花样游泳 | 射箭 | 水球 | 跳水 | 马拉松
【非奥运项目】 | 汽车 | 武术 | 中国象棋 | 围棋 | 桥牌 | 轮滑 | 门球 | 信鸽 | 龙狮 | 台球 | 龙舟 | 登山 | 拔河 | 飞镖 | 毽球 | 掷球 | 健美 | 滑水 | 潜水 | 风筝 | 壁球 | 钓鱼 | 保龄球 | 健美操 | 摩托艇 | 国际象棋 | 摩托 | 体育舞蹈 | 极限运动 | 软式网球 | 电子竞技 | 幼儿体操 | 业余拳击 | 卡波埃拉 | 美式橄榄球 | 逆水划船赛 | 攀岩 | 泰拳 | 健美 | 技巧 | 高山自行车 | 定向 | 冲浪 | 冰上曲棍球 | | 综合 | 板球 | 马球 | 其他 | 攀冰 | 匹克球
【冬季奥运项目】 | 花样滑冰 | 滑板滑雪 | 雪车 | 自由式滑雪 | 北欧两项 | 滑雪 | 滑冰 | 速度滑雪 | 速度滑冰 | 跳台滑雪 | 高山滑雪 | 冬季两项 | 雪橇 | 越野滑雪 | 短道速滑 | 冰橇 | 冰壶
...更多>>
 当前位置:全景体育网 >>体育产业分析

关店潮治标不治本 运动品牌如何获新生

  持续不断的关店潮就像一场“瘟疫”,蚕食着体育品牌的生命力。而随之而来的“并发症“则可能成为挤压体育用品行业生长空间的另一阻碍。

  2013年,因为其农历全年都没有立春这一天,而被俗称为“无春年”。这原本只是民间盛传的一种说法,但对于某一行业来说,却有点象征的意味。

  “关店像下雪一般持续不断,什么时候算是春天?”特步福建分公司一位区域经理诉苦道。不光是特步,大部分体育用品品牌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经营低谷,关店之声此起彼伏。对他们来说,2013年的春天至今没有到来。而藏在这场严冬背后的,是体育品牌过度追求扩张时染上的各种顽疾。

  3月15日,特步发布2012年度业绩,财报显示特步去年净利润下降16.18%至8.1亿人民币,而此前公布的安踏、361度、匹克业绩均现下滑,同时库存量也在增加,不少企业纷纷下调订单量。

  关店潮引发“并发症”

  这也许是体育用品行业最长的一个冬天,但没有人知道冬眠之后,能否涅槃。

  自2012年起,体育用品行业关店潮就频频涌现,好不容易坚持到蛇年新春,关店的趋势却仍然无法摆脱。近日,安踏体育公布2012年年报,迎来了其5年来净利润的首降,而且降幅达到20%以上。同时,安踏体育还表示今年将继续减少475家至575家门店,这一消息无疑让安踏在证券市场的表现雪上加霜。

  无独有偶,特步首席财务官何睿博近日也公开表示,特步在去年关闭了80至100家门店,今年拟再关闭100至200家。如果再算上李宁、匹克等其他体育品牌的“佳绩”,去年体育品牌总体关店数至少超过3000家。

  然而,相比于看似庞大的关店数量,各大体育品牌的门店总量数字更加惊人:安踏7807家、李宁7303家、361度8050家、特步7603家、匹克7059家,而这还仅是2012年年中报告中的数字。也因此,更多的业内人士认为这场涉及目前各大品牌的调整还没到头,关店的力度仍将加大。

  持续不断的关店潮就像一场“瘟疫”,蚕食着体育品牌的生命力。而随之而来的“并发症”则可能成为挤压体育用品行业生长空间的另一阻碍。

  在门店不断关闭的同时,订货会的订单总额不断下滑成为了另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2013年一季度的订货会数据并不理想,安踏、特步等品牌都有20%左右的下降。随后匹克也公告称,公司的订货情况不容乐观,2013年第二季度订货会订单总额与2012年同季相比出现20%至30%的下降。

  “订货会订单是渠道库存的一个侧面反映。”上述区域经理表示,由于库存压力,各个品牌在今年的订货会都采取了极为保守的策略。

  “虽然老库存有一些消化,但是新产品不断开发出来,行业总的体量并没有改变,终端市场也未转好。”关键之道体育资讯公司首席顾问和CEO张庆告诉记者,虽然2012年各个品牌加大了促销力度,大面积铺开折扣店和工厂店,令库存压力有一定的放缓,但是形势仍旧严峻。特别是目前货品贬值的时间更短,一至两个月内,贬值程度已非常惊人。因此就目前市场上的打折促销情况以及渠道情况来看,库存压力在今年上半年很难得到缓解。

  “病源”来自资本市场

  究竟这场“瘟疫”从何而来?

  海南大学经济学教授王毅武说,过去10年里,国内体育品牌迅猛发展,尤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后更迎来前所未有的爆发式发展契机。与此同时,体育品牌为了冲击上市,取得较高发行市盈率,也不惜下血本盲目扩张开店,这种无节制的扩张最终导致了现在的局面。

  事实上,一般在某运动品牌准备上市之前,一个二三线城市的一条街上该品牌的门店往往能达到四五家。这种现象在各大运动品牌的成长轨迹上不断上演。之所以会这样选择,是因为这些零售企业大多选择赴港上市,而港股最终的发行市盈率其实是依照企业的门店数量进行参考的,因此各大品牌的门店数量越多,发行的市盈率也就越高。在上市之前,这些品牌只有疯狂“增肥”才能得到更高回报。

  “这种粗放式发展的弊端对于各大体育品牌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但面对资本市场的诱惑与同行间的竞争,最终大家都选择了继续扩张。”王毅武表示。

  而在成功上市之后,这些品牌其实就更难以逃脱资本市场的“绑架”了。记者向中投顾问零售行业研究员杜岩宏咨询了解到,上市公司根据资本市场的要求,在季报、中报以及年报中必须保证业绩的增长。而粗放式的增长是最符合资本市场的强烈预期的。通过多开点多出货的商业模式,这些体育品牌轻松就能达到极为亮眼的财务指标。

  在这场与资本市场的博弈中,年轻的体育品牌逐渐丧失了自主发展的方向,以至如今不得不自食“恶果”,以关店去库存正是各个品牌对过去狂飙突进式增长买单的代价。

  “但这种‘断臂求生’的关店行为也并非全无益处。”在张庆看来,体育品牌上市之前的很多店面都是低效率店面。如今,一旦遇到行业低迷,渠道下游的经销商效益不好,这些品牌才开始正视自己的问题,关闭部分低效店面,优化渠道确保高效店面的销售。

  “目前关闭的都是一些低效店,可以减少公司的费用支出,降低运营成本;关闭低效店能有效提高公司的业绩,对降低库存有重要作用,可以看成是企业的内部洗牌。能淘汰经验不善的门店,集中精力发展优质门店,也是体育用品行业提高自身‘免疫力’,抵抗市场寒冬的手段之一。”杜岩宏告诉记者。

  突破转型寻求新生

  面对“关店瘟疫”,仍有不少从业者在幻想有朝一日体育用品品牌能重回巅峰。

  但在王毅武看来,当前体育用品品牌自身顽疾频发,如果不逐步根治,很难再现辉煌。

  网友蓝月儿通过微博透露,她曾经就是一名李宁门店的经营者,然而关门大吉却成了她的最终归宿。她说,在货品销量不佳的情况下,依然被总部强制要求订货,否则就在当地再找其他经销商。不断的货品积压和日趋激烈的同行竞争,最终导致当地门店销量集体下滑。

  对此,王毅武指出,这并不是个别品牌的特殊现象,而是凸显了整个行业的弊病。如今整个体育用品行业集体爆发“关店瘟疫”,折射出的是行业的整体瓶颈。一方面,高毛利、高增速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另一方面,通过大量开新店来增加销售额的增长模式已经难以持续,如今电子商务的逐渐发达,使消费者在购买体育用品时也日趋理智,很少会再出现疯狂购买运动用品的现象。

  更另体育用品行业雪上加霜的是,近两年,体育用品市场愁云惨淡,户外用品市场却始终保持快速成长。以探路者(14.180,0.08,0.57%)为例,2006年至2011年期间,其公司营收规模增长了10倍,渠道数量增长了近6倍。这对于过去传统的体育行业来说无疑是个冲击。体育用品行业,需要新的生命力。

  而这种生命力或许正在酝酿当中。2012年上半年,体育品牌361度发布的业绩中唯一一组增长的数据是,期内童装门店新增282家至1439家,童装首次超越集团11%的收入。

  无独有偶,刚刚宣布关店计划的特步公司虽然对具体关店事宜守口如瓶,但却不吝透露其后特步对开拓童装业务的兴趣,预计2013年在二三线城市将新增100家至200家童装店。而同样进军童装领域的还有李宁、安踏等业内同行。

  对此,未来数年,新生人口数量将会增加,自然也将增加中国婴幼儿对童装的需求,这对正处于困境中的体育用品品牌来说或许是一个新的转型方向。

 

 
体育产业分析
经典案例分析
专家名家观点
体育营销理论
书籍情报信息
企业营销前瞻

媒体名称:全景体育网
在线QQ:457184151

联系电话:010-89505818
办公地址:北京通州万达广场A座10层
邮  编:101100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体育网址大全 | 官方体育机构网站
 
全景体育小程序     全景体育公众号
© 2013-2025  全景体育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9572号-2